在当前中美关系亟需回暖与降温的背景下,近日中美外长举行了一次备受关注的重要会晤。这次会晤不仅是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上任以来与中国外长的首次正式会面,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场会晤后,中美这两个世界级大国的关系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事实上,这次中美外长的直接会谈可谓是“积极的”,充满了“建设性”的交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卢比奥的会谈中明确表示,中美双方应该“加强接触、防止误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这四个关键词凸显了中方希望看到两国关系逐步回暖与降温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中方乐于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在此次会谈中,卢比奥同样向中方传达了美国的意向。他强调,美方认为保持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至关重要,双方有必要继续就一系列双边议题展开讨论。简而言之,美方希望能与中方加强联系与对话,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合作的方向发展。
展开剩余70%从整体来看,这次中美高层外交会晤虽然有所进展,且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毅外长与卢比奥国务卿达成共识不到24小时后,突然有消息披露,美国防部向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国发出了“选边站”的要求。
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国防部已向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施压,要求他们在中美关系中表明立场,尤其是在台海问题可能引发冲突的情况下,美方希望明确这些国家将如何参与其中。美国希望这些盟友能够在未来的冲突中明确自己的角色。
尽管目前美国官方尚未证实这一消息,美国国防部也未对德国媒体的相关采访做出回应,但这一消息仍引发了广泛关注。分析认为,考虑到美国当前的整体国力,尤其是在军工制造方面,面对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美国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中,众多报道指出,美国的国内工业产能已经无法支持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即使是常规的大口径炮弹,美国都远远无法满足乌克兰的需求,更遑论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进行长期的常规战争。
因此,若台海局势因某些原因爆发冲突,美国的盟友在其中的立场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没有日本等国的支持,美国的军事力量将需要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才能抵达台海,兵力部署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中国军队,凭借其强大的地缘优势,能够迅速展开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当前一方面释放出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毕竟在制造业、稀土资源等领域,美国仍依赖中国。然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在军事战略上放弃遏制中国的目标,实际上正如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既想与中方合作,又想保持竞争。说白了,美国想要“两头抓”,但这种矛盾的政策是否可行,值得深思。
关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中方已不止一次表明立场:中美合作才能共赢,任何形式的对抗都不可取。这是中方始终坚持的原则。美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试图破坏中美合作的举措最终都会自食其果,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如前所述,如果美国希望实现与中方的关系回暖,那么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从“平等、尊重”的基础出发,通过实际行动展现诚意,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说一套、做一套”的策略已经失去了效果。美国一边高喊要加强与中方的沟通,另一方面却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继续派遣军事力量,这种矛盾的做法显然无法获得中方的信任。
台岛问题历来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台独”无论如何都无法走向成功。中方强烈告诫美国及其他外部势力,不要对岛内的极端分子释放错误信号,台海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外部势力没有干预的资格。一旦触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解放军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击败一切来犯之敌,包括世界最强的美军。在这一点上,任何外部势力都应当深刻权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发布于:天津市股民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