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拦截现场:武直 10 携弹逼近 MH-60R 3 英里
台海拦截现场:武直 10 携弹逼近 MH-60R 3 英里 —— 这不是警告,是底线
当那架海鹰直升机的雷达屏幕出现武直 10 时,美军飞行员突然明白:这次玩脱了。
最近西太平洋的空中不太平。
三天前,日本侦察机刚在钓鱼岛附近被驱离,没想到台海这边又出事了 —— 这次主角换成了武装直升机。
央视画面里看得很清楚,那架外军直升机是西科斯基的海鹰,十有八九是 MH-60R。
这种反潜直升机平时在航母战斗群周边晃悠,现在却跑到台湾海峡领海边缘,距离我们的领海线只有 3 英里。
以直升机的速度,再往前飞几分钟,就不是 "徘徊" 而是 "闯入" 了。
这时候武直 10 的出现,就不是简单的 "打招呼" 了。
很多人不懂,为啥不用战斗机拦截?
太简单了 —— 战斗机飞得太快。
直升机在低空慢悠悠地晃,战斗机一冲过来就容易飞过头,等转弯回来,目标可能已经钻进复杂地形了。
用反潜直升机应对?
更不行,对方要是耍横,咱们的反潜机没家伙什儿,只能干瞪眼。
武直 10 就不一样了。
它机翼下挂的空对空导弹,就是给这种情况准备的。
你想想,对方飞行员透过舷窗看到武直 10 的导弹,心里能不打鼓?
这不是吓唬人,是真有本事把你打下来。
这次行动的妙处就在这儿:既没让冲突升级,又把态度亮得明明白白。
3 英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刚好在国际法的模糊地带外,但又能让对方清楚看到我们的导弹。
这分寸拿捏,是真有讲究。
有人说这是 "过度反应",我倒觉得刚刚好。
对付这种试探性挑衅,第一次就得把调子定下来。
你退一步,他就敢进一步。
去年菲律宾船闯仁爱礁,不就是一开始没按住,才有后来一堆麻烦?
武直 10 的飞行员心里肯定门儿清:导弹挂着是准备用的,不是摆看的。
但啥时候用,得听命令。
这背后是一整套流程 —— 先警告,再驱离,真闯了红线,那就是按下发射按钮的事。
军事上的准备,得给外交谈判留足底气,这才是成熟的应对。
现在网上吵吵嚷嚷,有人担心会不会打起来。
其实你看 MH-60R 最后掉头的动作,就知道对方怂了。
真要硬来,它不会那么痛快就走。
这种拦截,就是用最小的代价,避免以后更大的麻烦。
反正我觉得,对付这种霸权主义的挑衅,就得用武直 10 这种方式 —— 既有理有据,又有拳头撑腰。
让他们知道,有些底线碰不得,碰了就得付出代价。
这事儿啊,远没结束,但至少这一局,我们占了主动。
股民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